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组织全体师生以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
观看现场
学院在院办302室设主会场,全体在家院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观看大会直播实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收看阅兵式盛况。学院师生以党支部、班级、宿舍为单位统一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在观看过程中,师生们被阅兵式的宏大场面和整齐划一的队列深深震撼,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阅兵现场的盛况引起了师生的热烈反响。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菁: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受阅部队昂扬的精神状态、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集中展示,无人智能、网电攻防等新域新质力量的亮相,展现了我国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军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这不仅彰显了国家实力与民族自信,也为我们计算机与信息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师生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培养信息科技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优秀教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字福建农林大数据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魏丽芳教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深受震撼,倍感自豪。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名教师,我尤为关注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等新型作战力量的亮相,这些无人装备的联合编组和协同展示,体现了科技强军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现代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深刻变革。我们将以伟大的抗战精神砥砺教育初心,将观看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创新实践能力,为强国建设培育栋梁之材。在教学中渗透“科技报国”理念,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立志攻克“卡脖子”技术,以实干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级统计学专业研究生刘艳萍同学:“9·3阅兵”不仅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民族凝聚力与爱国情怀的深刻体现。作为研究生,我们更应理性看待其多重价值:一方面,新型装备的亮相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和平主题的彰显传递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这场盛典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言——它激励着青年学子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智慧力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如何将阅兵展现的精神内核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
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林朝昱同学:今天观看9·3阅兵,我们再次被“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深深震撼。80响礼炮开启历史对话,80面战旗续写英雄血脉,受阅装备集中展现改革强军新貌,这是对先烈的庄严致敬,也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宣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爱国情转化为服务同学、参与社会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担当奉献中绽放光彩。
2023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方怡欣同学:当激昂的旋律奏响,当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阅兵仪式上,那猎猎飘扬的旗帜,是先辈们用热血染就;那先进精良的装备,彰显着祖国的强大实力。我不禁想起抗战时期,先辈们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传承抗战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学习中勇于拼搏,在生活中坚守原则,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让青春在为祖国的奉献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