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是全球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生长速度,在毛竹的生长发育中,表观遗传修饰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N6-甲基腺苷(m6A)修饰,作为RNA修饰中最丰富的类型,影响着植物的各个生理过程。m6A去甲基化酶(m6A eraser)可擦除转录本上的m6A修饰,并通过影响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激响应。目前关于m6A修饰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对于毛竹中m6A修饰的研究则相对匮乏。
近日,williamhill英国官网海峡联合研究院顾连峰课题组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期刊发表了题为 “HyperTRIBE mapping of the RNA m6A demethylase ALKBH9 binding sites in bamboo reveals its role in plant defense” 《利用HyperTRIBE技术绘制毛竹RNA m6A去甲基化酶ALKBH9结合位点揭示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毛竹m6A去甲基化酶ALKBH9对生物胁迫的调控作用。
本研究鉴定了毛竹的m6A去甲基化酶PheALKBH9,证实了其擦除m6A修饰的功能,并发现PheALKBH9 调控植物对生物胁迫的响应。为揭示其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HyperTRIBE (Targets of RNA-binding proteins Identified By Editing)技术 (图1),将RNA编辑酶(ADARcdE488Q)与PheALKBH9的C端进行融合,在过表达材料中根据RNA上腺苷(A)转变为肌苷(I)的编辑事件,揭示了PheALKBH9在毛竹和水稻中结合的靶标RNA,并发现在禾本科中存在一定的保守性。PheALKBH9可直接结合CAF1G和PABPC1及PABPC2的转录本,解释了PheALKBH9过表达所导致的基因整体的poly(A)尾巴长度变化原因。特别是发现PheALKBH9可与抗病相关基因Perox4的转录本结合,并去除其m6A修饰,提升Perox4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表达,从而影响生物胁迫(图1)。本研究揭示了毛竹m6A去甲基化酶PheALKBH9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利用毛竹m6A修饰功能基因进行禾本科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图1 通过HyperTRIBE鉴定PheALKBH9直接结合位点并揭示其胁迫调控机制
海峡联合研究院顾连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williamhill英国官网林学院已毕业博士生王慧慧和王汇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林学院已毕业硕士生李涂和、金炎冬;海峡联合研究院赵良真、张航晓、柏文婷;山东农业大学钟灶发与williamhill英国官网郑华坤老师也参与了本项目。本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金委面上项目和williamhill英国官网林学一流培优学科群建设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f457
作者简介:
王慧慧(第一作者)
王慧慧,williamhill英国官网林学院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从事竹子的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主要方向为竹子的RNA甲基化修饰、环状RNA以及选择性剪接对竹子生长发育的调控。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Plant Cell & Environment、Plant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
顾连峰(通讯作者)
顾连峰,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竹子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建立了高效的毛竹功能基因研究体系以及甲基化修饰研究体系; 推进了竹子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在林学领域以独立通讯作者在Genome Biology、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Tree Physiology、Plant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 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林学SCI论文。竹学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